
生态环境与村庄
- 出版日期:2014年08月
- 报告页数:14 页报告字数:12279 字
- 所属图书: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
摘要
散布在中国全境的数百万个自然村落,乃是中国悠久的农业文化的自然载体。这些在经济上曾经是相对自足的、社会上相对封闭的、政治上相对冷漠的、文化上相对保守的自然村落,随着近代工商城市的兴起,日益受到城市文化的巨大影响。但是,越往前追溯历史,我们越可以发现,这些自然村落的生存方式、内部的制度与组织及其观念习俗,更多地受制于它们各自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正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制约并决定着村落内部生存方式的持存性,以至于数百万自然村落“上面”的政治风景和朝代更迭都不足以严重影响它们原有的生存方式。虽然大规模的战争和自然灾害足以摧毁无数个村庄,但在战争和灾害过后,我们又在原有的废墟上看到重建起来的村落;虽然姓氏改换,但其内部的生存方式依然如故。如果我们观察一下村落的布局、规模及其分布密度,那么更可清晰地看到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
《
》
关键词: |
相关报告